(通讯员 赵霞)“前一天我到葡萄地找人干活,发现部分葡萄生长不正常,出现药害症状,之后我就报警,出警后联系了地邻小麦种植户以及打药的飞手……”葡萄种植户焦某满脸无奈的告诉记者。
近日,新疆臻冠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该公司)受农户焦某委托,对一起因邻地除草剂喷施导致葡萄受损事件展开深入的原因及损失评估鉴定工作。事件起因于邻地张某雇了飞手使用无人机为其小麦地喷施除草剂。令人忧心的是,喷施过后,焦某种植的葡萄出现一系列异常症状,叶片发黄、卷曲,甚至出现干枯现象,这无疑给焦某的农业生产带来沉重打击,也使其面临严重的经济损失风险。
该公司收到委托后,于2025年5月6日迅速组建一支专业的评估鉴定团队。团队成员皆为农业领域的资深专家,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扎实的专业知识。他们第一时间奔赴现场,展开细致入微的勘查工作。专家们认真观察葡萄植株的生长状况,详细记录叶片受损程度、枝条变化等各类症状表现,同时,全面收集土壤样本、葡萄叶片样本等关键证据,为后续的科学检测和分析奠定坚实基础。
在鉴定过程中,新疆臻冠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运用先进的检测设备和技术手段。对收集到的样本进行严格检测,以确定除草剂成分在葡萄植株和土壤中的残留情况。专家们结合现场勘查结果和检测数据,深入分析葡萄出现叶片发黄、卷曲、干枯等症状的具体原因,经过严谨的研究和论证,他们一致认为,邻地张某使用无人机喷施除草剂时,除草剂随风飘移传播到焦某的葡萄地,从而导致葡萄植株受到药害,出现这些不良症状。
高级农艺师常世娟告诉我们,焦某种植的葡萄,在地邻张某给其种植的小麦地使用无人机喷施除草剂后,葡萄出现叶片发黄、卷曲、干枯等症状的原因,与地邻张某给其种植的小麦地使用无人机喷施的“苯磺隆”除草剂为小麦地防除生阔叶杂草的苗后除草剂,葡萄即为阔叶植物,对该类除草剂敏感,接触到该类除草剂即可产生药害,对葡萄树体的生长发育造成影响,致使叶片退绿发黄、叶缘干枯、光合作用下降,导致葡萄产量和品质降低造成损失存在因果关系。由此造成的损失为76000余元。
对于损失评估方面,评估团队综合考虑多个关键因素。他们仔细评估葡萄植株的受损程度,统计受损面积,并对葡萄的预期产量进行科学预测。同时,深入市场调研,了解当前葡萄的市场价格走势,以此为基础,精确计算出焦某因此次事件所遭受的直接经济损失。此外,团队还充分考虑到焦某在后续葡萄种植管理中可能面临的成本支出,如土壤修复、植株救治等方面的费用,确保评估结果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农业推广研究员陈金梅表示,此次评估鉴定工作秉持科学、公正、客观的原则,旨在为焦某提供一份真实可靠的评估报告,以维护其合法权益。公司将以专业的态度和高度的责任感,确保评估结果的权威性和可信度,为事件的妥善解决提供有力的依据。
目前,评估鉴定工作已顺利完成,评估报告已提交。焦某对新疆臻冠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专业服务和敬业精神给予高度评价,并表示将依据评估报告,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此次事件也再次引起人们对农业生产中农药使用安全和相邻土地作物保护问题的广泛关注。相关部门也表示,将加强对农药使用的监管和指导,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从“智慧农业”到“责任农业”,每一次技术革新都需伴随规则与敬畏,新疆臻冠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将持续以专业力量,守护农田的生态安全与种植户的合法权益。
专家解析:案涉小麦地喷施的“苯磺隆”除草剂为小麦田的苗后除草剂,用于防除小麦地多种阔叶杂草。葡萄属于阔叶植物,对该类除草剂敏感,尤其是在幼芽阶段对除草剂更加敏感。小麦地喷施除草剂时使用的是无人机喷雾不具备防护措施,即使药剂自身没有漂移性,但受施药过程中的空中喷雾压力和自然风速的影响存在较大漂移风险。葡萄接触到敏感类除草剂对葡萄树体的生长发育造成影响,致使葡萄树叶片退绿发黄、叶缘干枯、光合作用下降,导致葡萄产量和品质降低造成损失。
损失计算,根据对被鉴定地葡萄树受除草剂危害程度分析测算,受除草剂药害严重的损失在20-30 %左右,按中值25%计算,受害轻的损失在5-10%左右,按中值7.5%计算。
上一篇: 葡萄园的危机:除草剂漂移之祸!
下一篇: 棉农损失数十万,损失真相亟待揭开!